当前位置: 中国风云网首页 > 娱乐 > 正文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这胖子爱看电影系【头条理娱君】特约作者,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,认准理娱君!#上头条看国庆档# 《夺冠》选择提档,自然有自己的信心,从票房的走势来看,单日过亿元,无疑为预热国庆档开了一个好头。《夺冠》讲述

这胖子爱看电影系【头条理娱君】特约作者,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,认准理娱君!

#上头条看国庆档# 《夺冠》选择提档,自然有自己的信心,从票房的走势来看,单日过亿元,无疑为预热国庆档开了一个好头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《夺冠》讲述的是中国女排几十年来的起起伏伏,有攀上巅峰时的荣誉加身,也有坠入谷底后的流言蜚语,但因为一群“女排人”,包括教练组和传奇女排队员的努力,中国女排不仅是一支队伍,而更像一个符号,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,让女排精神得以延续,成为主流文化的一股重要分支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影片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大,导演陈可辛选取的每一个段落都必须是影响全局的高光时刻。选择其实不难,困难的是舍弃。

《夺冠》作为一部不掺过场戏的电影,每一幕都可谓在几十年的光辉岁月中精挑细选而出,每一场戏、每一位主角的选择都聚焦于一次在新旧思想、代际、制度、价值观交锋中的两难选择。

三位教练,一位女主角,三场比赛,在时间的串联下,让我们看到了女排精神的真谛。需要强调的是,女排精神绝非“玩命拼搏”,“死磕到底”,“放弃个体”,更不是强调热血,激燃,或者偏激的各种主义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在时间的洗涤打磨下,在女主角郎平的角色塑造中,我们看到了女排精神真正的意义——科学人本,与时俱进。

三位教练,三个时代

《夺冠》的主题其实在影片第一幕就有呈现。李现饰演的科学家来到女排训练基地,他说:“现在美国都用上了计算机,他们用科技分析每个运动员的打法,研究最好的战略,以后的女排比赛,靠的不是人,是科技。”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然后,片中出现的第一位女排教练袁伟民问,“能给我们弄一台吗”,年轻科学家尴尬地回应,现在全国只有一台,而且没几个人会用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这时,袁指导提高了篮网的高度,要求“滚上一身泥,磨去几层皮,苦练技战术,立志攀高峰。”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当女排队员们筋疲力尽时,袁指导仍然加练。女排队员们用10000次、100000次的训练,让所有技术动作,临场反应,成为条件反射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“我们这么干,计算机能算出来吗?”

那时候条件落后,必须发挥人的积极能动性,袁指导无法得到美国的先进机器,他能够学习的对象就是有“东洋魔女”之称的日本女排。她们也奉行“苦练”,要求队员用意志力弥补缺陷,用气魄和精神提高胜率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《夺冠》精挑细选的女排高光时刻被三位教练的视角切换,以及郎平身份的改变而风格成清晰的三幕。这三个段落,以三场比赛做结。分别是1981年第3届世界杯,中国战胜日本,走上了封神的5连冠之路;随后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,中国在小组赛负由郎平带队的美国;最后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,中国触底反弹,奇迹般地战胜强大的东道主巴西队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袁指导为女排精神奠定了基础,在郎平等老一辈女排队员退役后,中国女排经历了第一次低谷,是郎平的队友,陪打教练陈指导挺身而出,为中国女排重整旗鼓,带领全新的女排队伍,拿下2003年世界杯冠军以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。

但到了北京奥运会时,完全走上职业化教练道路的郎平却带领美国女排在家门口战胜了“志在必得”的中国女排。

曾经的朋友,成为了赛场上的对手。赛前,陈指导“一语中的”,“你不是怕会输,而是担忧美国队会赢”。

比赛的胜负承载了太多超出体育之外的意义,无论对于国家、集体还是个人来说,这场比赛都太沉重了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随后,影片时长最多的第三幕悄然拉开帷幕,陈指导的本土视野退去,郎平的国际化格局登场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第三幕多次出现众领导与郎平一人的开会场面,其中隐含的深意相信大多数影迷都能解读,这是制度方面的革新突破,是全盘职业化对于官僚管理体系的一次融合。

女排为什么从世界强队走向了连泰国女排都无法打赢的边缘球队。甚至有人质疑女排精神在现代化的中国是否还有意义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中国女排又一次跌到谷底。女排队员们依然能吃苦,把袁指导和陈指导的训练模式贯彻到底。可比赛还是输了。是“女排精神”过时了吗?这种“唯精神论”的价值观,在当今这个讲求实利的中国,是不是变得虚无缥缈了,过于理想化了呢?

郎平的回归再次“一锤定音”,她用实际行动和最终的成绩给出了答案——“女排精神”永远不会过时,但只是需要科学、人性化的训练方法来一场与时俱进的更新换代。

面对众多领导,形单影只的郎平大胆提出“大国家队选拔模式,聘用外教训练,打破主力与替补的比赛界限。

中国强大了,有资金、人才,技术的支持,完全强调“精神力量”的比赛策略行不通了。从队员选拔,到训练方式,再到比赛战术,郎平做出了全方位的改变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片尾,在那场生死大战中,郎平的策略全部奏效。队员球风各异,让对方摸不着头脑;体能充沛,天赋惊人;同时,郎平也现场用电脑分析了对方球员的打球偏好,找出了漏洞和弱点。

从全国只有一台,到现场就有一台;从没有几个人会用,到为女排单独配备专业分析团队,科技在这一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我们不需要再提高篮网的高度,不需要强调死磕身体,不需要队员奉献一切。

更重要的是,她让所有女排姑娘们懂得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,真心爱上排球,燃烧中国女排的精神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一位球员,郎平的AB面

三位教练的视角切换凸显了时代的不同,不仅体现了女排精神在技术上的与时俱进,更是一场集体与个体,时代与个人上的观念转变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熟悉陈可辛电影的人都知道,他多喜欢采用多视角、多维度交织的方式,将传统冲突模式的“正邪对抗”转化为在价值裂痕间主角们的“正正对抗”。从而将其置于进退维谷的两难之境。

无论主人公坚定的目标是对是错,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走到底,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转败而胜,将歧路走成正道。

所以,陈可辛电影中的主角摆脱了传统的人物弧光转折,仿佛都是一根筋走到底。他们的理想和欲望都在一开始得到了呈现,故事的进程中,困难不断出现,他们只需要坚持,并不顾一切达成梦想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从剧情打造上,要有效地勾连起三位教练,三场比赛,中心人物只能是郎平,因为她不但同时参与了这三场比赛,而且是以三种不同的身份,不同的立场参与其中,映照出不同时代中国的三种面向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郎平的人生,纵贯中国艰苦的过去与繁盛的当下,横跨东西方的文化壁垒,在职业化与官僚体制之间达成了平衡。

最关键的是,在郎平个人的身上,还能体现出中国社会中特有的集体意志。从而可以藉此阐释出中国女排这个独特的群体与国家发展、与普通民众的心灵之间,甚至与整个世界历史格局转变息息相关的时代画卷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而为了弥补人物弧光转折,陈可辛将为郎平特意设置了陈指导这个角色,他是片中出现的第一位角色,我跟随他的视角来到女排训练场,他是第一幕和第二幕的重要角色。

同时在第二幕与郎平形成了“双雄”架构,在第三幕退居幕后,成为郎平强有力的支持者。所以,传统的弧光转折都放在了陈指导身上,与郎平形成了明显的互补,相互推进,把故事引向终点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而郎平与陈指导的坚持与变化,其实就是中国人个体精神与集体意志的平衡取舍。郎平的职业化意识告诉她,吃苦是无法避免的,但快乐更重要;胜利是一定要争取的,但不怕失败更重要;做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很重要,但做一个优秀的人更重要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所以,她劝说自己的队员,“要明白为什么打排球”,不是为其他人,其他事儿,而是为了自己,不给自己留遗憾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以前,我们强调女排中不分你我,只有我们。而现在,女排精神既强调“我们”,同时也注重你和我。

从“拼命”到“科学”,《夺冠》的核心非“热血”,而是与时俱进

由此,陈可辛用大历史小人物,以一部体育题材电影作为切入点,完成了对中国民众近40年来心理变化的谱系建立。这和他之前的《中国合伙人》其实“殊途同归”。 #我的女排记忆#


推荐阅读:岳阳之窗

[责任编辑:无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