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伊始,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“南狮行迹” 实践团开启了一场 “探科技前沿、传红色基因” 的实践之旅。55名成员在队长翟文钰的带领下,先后走进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等五家标杆单位深耕调研,并赴新沂市吾悦爱心暑托班播撒精神火种,在知行合一中书写青春答卷。
在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,盾构科技馆的 “时光隧道” 揭开大国重器的神秘面纱。1:50 比例的盾构机模型前,红色刀盘与螺旋出土器的精密构造让成员们驻足,工作人员讲解的 “直径达五层楼高、误差不超 3 毫米” 的施工标准,让 “课本里的自动化知识有了具象表达”。智慧管控中心内,全国在建项目的实时数据在大屏跳动,北京东六环隧道掘进画面的远程呈现,印证着 “数字赋能 + 专家智库” 的创新威力。翟文钰在专利墙前感慨:“近百项专利背后,是中国盾构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,更是我辈学子的奋斗坐标。”
实践团的脚步遍布硬核科技阵地:在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,核反应堆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运维流程展示,诠释着 “安全第一” 的发展理念;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展现 5G 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;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的智慧安防系统,让成员们窥见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的创新应用;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算法演示,则勾勒出 AI 与智能制造的未来图景。每到一处,校企座谈都成为亮点,企业导师针对 “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”“卡脖子技术突破路径” 的答疑,为学子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。
“小朋友们,知道钱学森爷爷为何放弃国外优渥生活吗?” 在新沂市吾悦爱心暑托班,实践团打造的沉浸式课堂温暖开讲。成员们以 “两弹一星” 元勋事迹为脉络,结合核工业、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故事,用动画短片还原戈壁滩科研场景,通过 “原子弹爆炸年份数字炸弹” 游戏传递历史记忆。翟文钰带领孩子们拼装核电模型,将企业调研中习得的核安全知识转化为童趣讲解:“就像盾构机精准掘进守护安全,‘两弹一星’精神也守护着国家发展。” 孩子们在火箭绘画作品上写下 “向科学家学习”,让精神传承落地生根。
“从企业车间的技术突破,到暑托班的精神传承,我们读懂了‘强国复兴有我’的深意。” 翟文钰在总结中说道。此次实践,实践团既采集了 20 余万字的企业调研数据,更将专业所学与精神传承相结合。正如实践团旗帜上的 “南狮” 印记,这群青年正以昂扬姿态,让创新火种与红色基因在青春征程中燎原。
推荐阅读: